via 春潮频道
本文隶属于 观察报告 分类,点击分类名称可以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主理人说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些有趣的纯知识点,不作为大家 行动的依据。
言论自由
关于美国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于1943年所创作的画作,请见“言论自由(油画)”。 言论自由(英语:Freedom of speech),一种基本人权,指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的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或他人报复。 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
via 维基百科
造谣不在其列。
造谣
造谣即故意传播的虚假情报或信息。造谣可能以伪造的文档、手稿、照片或者使用谣言或编造的情报进行宣传。在信息战中,经常使用间谍故意散播谣言来使敌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位上。
造谣和宣传不同之处在于造谣的来源是隐秘的,而宣传则是大张旗鼓的。
via 维基百科
控评
控评即操控评论,把微博上好的评论点赞回复使其上热评,不好的评论就要么不搭理要么举报使其避免出现在前列,多用来描述粉丝控制明星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走向。
via 微博
饭圈化
就指把饭圈的那一套准则套用到其他圈,现在多套用到嘻哈圈,多含贬义。
via 小鸡词典
营销号
营销号,是在中国大陆网络平台上以营销为名的一种特定信息发布者,有些账号的营销范围仅涉足一般的商业广告,也有同时涉及新闻信息发布,此类信息大部分是以加工或捏造等方式来制造不实信息,或是盗用他人图文来获取利益,其通过召集水军、买卖网络账号等来吸引与转移网民注意力,达致扰乱网络信息环境、影响舆论。
via 维基百科
饭圈化反思
灾难中需要太多自我感动和集体狂欢吗?
利用好饭圈化表达,可以使娱乐有效平衡灾难中的恐慌情绪,但若一味滥用饭圈化表达,以集体狂欢代替冷静思考,以不合时宜的自我感动和粉饰,影响了对灾难的切实反思,那等待我们的也许是滑向泛娱乐化洼地。
via 探索与争鸣,周韧 |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李鑫斓 |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硕士生
网络欺凌及其对人权的影响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基于外形的欺凌都是最常见的欺凌之一。在这个拥挤且崇拜名人的世界,青年承受着来自媒体、影响者和各种形式内容的巨大压力,他们的打扮和行为都需要遵循特定的模式。他们从小就了解到拥有魅力的重要性,且这种认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断强化,而随着青年们越来越渴望使自己看起来和他们在媒体中看到的偶像毫无二致,他们会患得身体畸形恐惧症和进食障碍等疾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消除标签”组织最近的调查表明,如今,1/2的青年希望通过包括整形手术在内的手段改变外形。4
许多青年都通过社交媒体寻求同龄人的认同。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趋势,因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变成了有条件的特征,受到外部视角的极大影响。这也使青年极易为基于外形的网络攻击言论所伤,使社会充斥着外形至上的肤浅文化价值观。网上越来越盛行一种亚文化:通过网络社区分享照片,社区成员对照片的魅力指数做出评价。很多青年都愿意加入这些社区,希望自己的魅力得到认可,从而提升自尊。不幸的是,无论当事人是否知情,这些社区经常充斥着各种欺凌信息,他们的外形很容易受到攻击。
互联网是欺凌的独特来源。例如,网民来自四面八方,交流也没有地理限制。换句话说,人们可能受到各自线下社区之外的欺凌。网络欺凌通常以一种极其公开的方式,打击受欺凌者的尊严,而网络交流参与者点赞、评论和分享欺凌内容的行为,也会推波助澜。
有时,网络欺凌者根本就不认识被欺凌者;在很多情况下,欺凌信息都以匿名形式发送,因此确认网上欺凌更为困难。如果没有管理机构干预,是很难找到欺凌的始作俑者的。所以,匿名欺凌会大大打击受欺凌者的信心,降低他们的安全感,使受欺凌者变得偏执多疑。通常,相比于来自熟人的欺凌,匿名欺凌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的多。
via 联合国纪事
匿名
匿名,是一种不具名或使用化名的行为,相对于具真实身份的行为。匿名目的是不想表露自己身份,或者因为多种原因身份/特征不明。 维基百科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为什么这么难?
泛娱乐化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
via 百度百科
再谈“泛娱乐化”传播现象之成因
当前文娱界,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泛娱乐化”。在“泛娱乐化”的话语体系下,一切庄重的都被搞笑,一切高尚的都被消解,一切深刻的都被戏谑。表面看来,虽然泛娱乐化冲破了传统的主流话语控制体系,打破了高高在上、传播某一特定思想、严格控制人们话语权的桎梏,给人一种人人平等的美好感受;但实质上,泛娱乐化破坏了对重大问题、严肃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通过肤浅的娱乐化信息的传播,逐步使得每个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趋于浅薄。为了制定应对“泛娱乐化”的正确策略,使文艺界回归正轨,就必须认识到其兴起的真正原因。本文试图从资本的影响、传播方式的变革、受众的心理诉求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当今“泛娱乐化”现象之成因。
via 《视听》2019年第6期
版权属于:毒奶
联系我们:https://limbopro.com/6.html
毒奶搜索:https://limbopro.com/search.html
机场推荐:https://limbopro.com/865.html IEPL专线/100Gb/¥15/月起
毒奶导航:https://limbopro.com/daohang/index.html本文链接:https://limbopro.com/archives/9243.html
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或引用本文时请遵守许可协议,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用途!